<div id="qm5wz"><label id="qm5wz"></label></div>

            <em id="qm5wz"></em>
            1. <div id="qm5wz"><ol id="qm5wz"></ol></div>

              學院概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概況 >

              歷史沿革

              化學與化工學院歷史沿革及大事記

              (摘自《陜西科技大學大事記》【1958-2019】)   

              學校在1958年北京創辦時,就設立了基礎課教學機構,涵蓋化學等公共基礎學科;隨著事業發展,學校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所。1997年4月 化學教研室、精細化工專業分別從基礎課部、輕化工系分離,成立化學工程系,2002年更名為化學與化工學院。    

              一、建校初期

              1958年,建校初期,學校在資金、人力、物力教學設備、場地等方面都遇到很大困難,但全校教職工發揚自力更生、勤儉辦校精神,不等、不靠,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到學校的建設工作中。不到一年時間,先后建立了5個校辦實習工廠和13個實驗室。為適時開出實驗課,教師自己配置許多市場缺少的化學試劑。

              1958年12月,輕工部大力為學校調配專家、教師,其中有在事業上卓有成就、造詣很深的國內外享有聲譽的高級學者、教授和工程技術專家。如化學工程專家、三級工程師程銘之。

              1958年8月 建校之初,成立基礎課部,下設化學教研室;

              1958年8月 北京輕工業學院成立化工原理教研室;

              1959年4月10日,學校增設鹽業化學工學專業。

              1959年8月 制定了《物理化學教學大綱(草案)》、《無機化學與定性分析化學教學大綱(草案)、《定量分析教學大綱(草案)》;

              1959年8月4日,學校完成制定了所設置主要課程的教學大綱,包括物理化學、無機化學與定性分析、化學工程工藝專業等教學大綱(草案)。

              1959年8月 完成《化工材料教學大綱(草案)》、《化學生產過程及設備教學大綱(草案)》;

              1959年,學校建成分析、有機、物理化學等實驗室。

              1961年6月 建成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實驗室;

              1961年6月 建成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等實驗室;

              二、學校發展時期

              1970年,化學教學機構、設備和人員隨學校搬遷至陜西咸陽。

              1981年基礎課部由數學、物理和四大化學等組成,主任是周有志。所屬實驗室在1972年蓋的老實驗樓內。

              1981年  我院招收第一屆化學碩士研究生;

              1983年  田家樂教授被評為“輕工業部先進工作者”和“陜西省優秀教師”;

              1984年后,有機教研室老師李臨生擔任基礎課部主任。

              1985年12月 成立應用化學研究所;

              1985年12月,學校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所(田家樂教授擔任所長。田家樂曾任基礎課部主任,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他是學校化學專業的主要創建人和學科帶頭人)、分析測試中心等。

              1986年12月24日,學校南區(咸陽)化工實驗樓正式完工交付使用,即南區西二樓(四層工字布局)。

              1986年12月,學校辦學規模由原來5系1部及應用化學等8個專業發展為6系1部17個專業。

              1987年2月6日,陜西省化學學會有機化學討論會在學校召開。

              1988年3月5日,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田家樂教授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90年 5月  田家樂教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并被評為“陜西省勞動模范”。次年被國務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1年9月10日,沈良驥教授被評為“陜西省優秀教師”。

              1991年10月10日,徐學成、楊宗邃、周鳳文、楊建洲承擔的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惡唑烷鞣劑的研究”、“改性惡唑烷DOX型合成鞣劑的研究”項目均通過輕工業部的技術鑒定。

              1991年11月 物理化學教研室被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陜西省教育委員會、中國教育工會陜西省委員會評為教書育人先進集體;

              1992年5月15日,沈一丁副教授1992年榮獲“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1992年12月12日,學校《物理化學》等八門課程被列入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重點課程。

              1993年8月8日,李小瑞等人開發生產的《QY-WC羊毛凈洗劑》榮獲1993年常德全球星火計劃成果展銷洽談會金獎。

              1993年9月12日,王業安教授被國家教育委員會、人事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993年12月 沈一丁、李小瑞等獲得中國輕工業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94年2月  王可鑒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物理化學實驗》教材;

              1994年 沈一丁榮獲咸陽市新長征突擊手稱號、首屆咸陽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材獎,在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國內首部關于皮化材料的專著《皮化材料生產的理論與實踐》;

              1995年 沈一丁等獲得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咸陽市跨世紀青年帶頭人標兵稱號;

              1996年6月29日,“應用化學”學科新增列為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6年12月 沈良驥、王業安、王可鑒的“加強教材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獲得中國輕工總會1996年教學成果二等獎;

              三、學院成立以來

              1997年1月  陜西省教委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專家組,對化學實驗室進行了全面的檢查、評估,評估為優秀;

              1997年4月23日,學校設立化學工程系,由原基礎課部四大化學、造紙系化工原理教研室和輕化系精細化工專業組成,開設“應用化學”、“精細化工”兩個專業。有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精細化工、應用化學和化工原理7個教研室及化學、化工2個實驗室,承擔全校本專科生、研究生化學、化工方面全部基礎課及部分專業課教學任務。系主任是沈一丁、副主任陳均志。

              1997年6月12日,應用化學本科專業首屆招生。通過國家教委“高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獲輕工總會表彰。

              1998年3月李小瑞、李仲瑾編著,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高分子科學實驗方法》;

              1998年5月沈良驥被陜西省教育廳聘為教學督導;

              1999年7月有機化學實驗室杜經武同志被陜西省教委評為“陜西省高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工作先進個人”;

              1998年8月沈一丁教授等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高等學校輕工專業“九五”規劃教材《精細化工導論》;

              1998年12月國家輕工業局批準應用化學重點實驗室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1999年1月沈一丁教授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國內首部關于造紙化學品的專著《造紙化學品的制備和作用機理》,同年5月入選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1999年5月11日,沈一丁等四位教授入選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1999年7月學院化工實驗室被陜西省教委評為“陜西省高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工作先進集體”。

              1999年9月應用化學被評為陜西省重點學科;

              2000年5月在陜西省化學會第10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沈一丁、陳均志當選為省化學會理事,沈一丁當選為常務理事、兼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百勤任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仲謹任無機化學專業委會副主任委員。

              2000年8月,沈一丁、張美云、楊建洲、張光華、劉書釵、陳均志、王志杰共同完成的“造紙用高效中性施膠劑、增干強劑、助留助濾劑的研究開發及應用”研究成果獲國家“九五”科技攻關獎。

              2000年10月楊百勤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物理化學實驗》教材;

              2001年5月陜西省化學會物理化學年會及科學報告會在我校舉行;

              2002年3月5日學院化學工程系更名為化學與化工學院,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等本科專業。院長為陳均志。

              2002年4月29日,張光華被咸陽市委組織部等單位授予“咸陽市第五屆科技人才”,被共青團咸陽市委授予“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2002年11月19日,學校新增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本科專業。

              2002年11月 增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本科專業。次年9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首屆招生56人;

              2002年12月 沈一丁教授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高分子表面活性劑》;

              2003年3月沈一丁、李小瑞教授等獲200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03年8月 增列“有機化學”為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4年3月 沈一丁教授、李仲謹教授被聘為學校首批博士生指導教師;

              2004年  沈一丁教授等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高等學校專業教材《輕化工助劑》,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硅酸鹽工業叢書之一《陶瓷添加劑》;

              2004年8月6日,李小瑞教授負責的課題“有機化學”(本科)、被評陜西省教育廳評為精品課程。

              2004年11月1日,陜西省科技廳評審同意我校建設“陜西省輕工業助劑重點實驗室” (2008年9月科技廳組織專家進行驗收通過并掛牌運行)。沈一丁教授擔任重點實驗主任;

              2004年12月沈一丁教授被聘請為2004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

              2005年1月張光華教授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水處理化學品》;

              2005年5月國家財政部檢查團來學校檢查“中省共建基礎實驗室建設項目——化學工程基礎實驗室”建設執行情況;

              2005年8月  參加陜西省首屆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我校參賽選手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2005年10月26日,學校新增“化學”等三個本科專業。

              2006年1月,化學工程與技術獲批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化學獲批碩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 包括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成為二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2006年3月23日,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材料物理與化學”、“應用化學”兩個學科新增列為博士授權點。

              2006年7月24日,學校“應用化學”專業被陜西省教育廳授予“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

              2006年10月 增設“化學”本科專業。次年9月,化學本科專業首屆招生60人;

              2006年11月 沈一丁教授被評為中國表面活性劑行業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2007年,化學專業開始招生。

              2007年李小瑞教授的“基于有機化學課程建設和改革的創新能力培養”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7年6月陜西省化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第二次常務理事會在陜西科技大學召開;

              2007年6月張光華教授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表面活性劑在造紙中應用技術》;

              2007年7月“工科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被陜西省教育廳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07年,陳均志教授的化工原理課程獲陜西省精品課程。

              2007年9月,陜西省教育廳批準我院化學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科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07年12月 李小瑞教授等人的“基于有機化學課程建設和改革的創新能力培養”獲得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7年12月 沈一丁教授榮獲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陜西省教育工會頒發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優秀黨政領導干部”稱號;

              2007年12月 陜西省化學會2007年青年論文報告會在我校舉行;

              2008年1月 沈一丁教授等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8年8月“陜西省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經陜西省科技廳、教育廳驗收通過;

              2008年8月,李小瑞教授主講的有機化學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2008年9月 應用化學專業獲批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專業;

              2008年9月,輕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實驗室被教育部批準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2011年11月通過教育部組織專家驗收正式掛牌運行)。

              2008年9-11月,應用化學獲批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專業。

              2008年12月,應用化學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獲批以項目建設的形式下達,建設經費90萬元)。

              2009年,有機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獲批陜西省省級教學團隊。

              2009年4月 沈一丁教授被選為中國油田化學品協會副理事長;

              2010年沈一丁教授被聘請為《中國造紙》雜志社編輯委員會委員,獲陜西省專利獎二等獎,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發明獎三等獎,被聘請為陜西省第三屆學位委員會委員;

              2010年7月 李運濤教授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無機及分析化學》;

              2010年11月,化學工程與技術獲批博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 同時,獲批化學工藝、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1年,石油工程專業開始招生。2011年3月,沈一丁教授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011年8月 李運濤教授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

              2011年8月 我校舉辦陜西省第四屆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

              2011年8月 陜西省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通過陜西省科技廳評估,評估結果為優秀;

              2011年9月 石油工程專業開始招生,首屆招生60人;

              2011年10月 沈一丁教授指導的王海花博士學位論文獲得2010年陜西省優秀博士論文;

              2011年11月 “輕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經教育部驗收通過;

              2012年6月,王景平副教授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發表一篇SCI高被引論文。

              2012年8月29日,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獲批。

              2012年 沈一丁教授被聘請為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和《精細化工》第六屆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2年9月 學院榮獲2012年“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2年9月 沈一丁教授被聘請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第六屆科技圖書編審委員會委員;

              2012年9月,我院榮獲“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2012年10月 自主設置并獲批“功能高分子化學與技術”二級博士學位授予權點;

              2012年10月 郭睿、安秋鳳教授分別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和三等獎;

              2012年,獲批功能高分子化學與技術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2年,郭睿、安秋鳳教授分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和三等獎。

              2012年在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排名第26位,百分位38.6%。

              2013年1月 王海花副教授獲得“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榮譽稱號;

              2013年2月 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排名第26位,百分位38.6%;

              2013年3月 安秋鳳教授和郭睿教授分別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

              2013年7月 陜西省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通過陜西省科技廳評估,評估結果為優秀;

              2013年11月,陜西省教育廳批準“輕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為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2013年12月 沈一丁教授指導的賴小娟博士學位論文獲得2013年陜西省優秀博士論文;

              2013年,沈一丁教授當選教育部化工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4年,張光華教授榮獲陜西省優秀教師稱號。

              2014年6月 首屆陜西省高校化學視頻大賽,化學專業代表隊參賽作品《塑料袋的自述》獲得三等獎;

              2014年7月,李小瑞教授主講的有機化學獲批陜西省省級升級改造精品資源共享課。

              2014年9月 張光華教授被評為“陜西省優秀教師”;

              2014年9月 設置應用化學教改班;

              2015年1月 費貴強副教授獲得“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榮譽稱號

              2015年6月,李運濤教授主講的無機與分析化學獲批陜西省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2015年7月 李小瑞教授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有機化學學習與考研輔導(第二版)》;

              2015年7月 “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獲批陜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應用化學教學團隊”獲準陜西省教學團隊,“輕化工助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準陜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2015年10月 張金的微課《手性與手性分子》獲得“陜西省首屆高校教師微課教學比賽”三等獎;

              2015年,張敏教授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5年,化學與化工學院教育教學項目立項取得重大突破。“無機及分析化學”獲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應用化學教學團隊”獲省級教學團隊;“輕化工助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

              2016年2月 陜西省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通過陜西省科技廳評估,評估結果為優秀;

              2016年5月 校長姚書志與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周友平教授簽訂特聘教授聘任協議;

              2016年6月,我院黨委被陜西省委高教工委授予“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16年7月 步懷天教授入選陜西省“百人計劃”;

              2016年9月 楊秀芳教授榮獲“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6年10月 李小瑞教授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有機化學》;

              2016年10月 安秋鳳教授獲“十二五”輕工業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稱號;

              2016年,我院安秋鳳教授獲得“十二五”輕工業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稱號。      

              2016年,楊秀芳教授榮獲2016年度“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6年,在學校人才引進政策的驅動下,我院先后引進博士14人,其中青年拔尖人才5人,高水平博士6人,特聘教授1人,陜西省“百人計劃”1名,具有留學或海(境)外學習工作經歷的4人。    

              2017年3月 劉淑玲教授發表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科研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2017年3月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2017年3月 校長姚書志與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劉昭鐵教授簽訂特聘教授聘任協議;

              2017年4月 郭睿、安秋鳳教授分別榮獲2016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7年5月 師永民教授榮獲2016年陜西省“百人計劃”項目;

              2017年5月 周友平教授、姚團利教授、殷政副教授入選陜西省“百人計劃”;

              2017年7月 “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17年8月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生首次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化工設計競賽,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西北賽區一等獎1項;

              2017年8月17日,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我院共計獲批六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量創歷史新高。

              2017年9月 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點首次招收留學博士生1人;

              2017年10月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獲得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應用化學專業獲得省級“一流專業”培育項目;

              2017年11月 賴小娟副教授獲得“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榮譽稱號;

              2017年11月 曹麗慧副教授入選“陜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

              2017年12月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前30%,列入B檔學科;

              2017年,我院郭睿、安秋鳳教授分別榮獲2016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王海花教授榮獲2017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7年,我院曹麗慧、何珍紅兩名青年教師入選陜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      

              2017年,我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順利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2017年,陜西普通高校“一流專業”項目申報工作中,我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和應用化學兩個專業入選“一流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獲得省級建設項目,應用化學專業獲得省級培育項目。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前30%,列入B檔學科。      

              2017年,我院“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017年12月8日,我院輔導員臧曉輝以總分第2名的成績榮獲校第六屆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一等獎,段文健獲優秀獎。

              2017年12月22日,我院李小瑞教授主編的《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學習與考研輔導(第二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獲得2017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教材獎一等獎。

              2017年,我院賴小娟教授入選2018年“陜西省科技新星”。
               2017年,我院大學生在各項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中持續發力,成果喜人。斬獲全國化工設計競賽國家級二等獎1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賽區一等獎1項;第12屆全國環境友好科技競賽創業類全國二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石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全國三等獎1項;第十一屆 “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第四屆陜西省高校化學視頻大賽三等獎2項;三名學生分別獲得陜西省第七屆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一、二、三等獎。

              2018年2月 馬養民教授主持的“地方高水平大學工科化學343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8年4月 王海花教授入選陜西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2018年5月 沈一丁教授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王磊教授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開發二等獎;

              2018年5月 陜西省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被評為優秀重點實驗室;

              2018年5月 首次參加第八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獲全國二等獎1項;

              2018年6月 費貴強教授獲批陜西省“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團隊”;

              2018年6月,我院通過優秀校友座談會、校友論壇等形式,與返校校友共敘師生情、化工情,共祝我校甲子華誕。

              2018年7月 設立首個院士工作室“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韓布興院士工作室”;

              2018年9月 李小瑞教授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有機化學(第二版)》;

              2018年9月 學院榮獲2018年“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 何珍紅副教授入選陜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

              2018年12月 2015屆張斐斐、2016屆王晨和賈瑋獲得陜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18年,我院與多家上市公司建立實踐教育合作基地。

              2018年,我院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均順利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認證受理。

              2018年,我院縱向項目立項39項;橫向項目立項28項,科研到位經費創歷史新高。

              2018年,我院師生積極參與各類學科競賽,獲得全國“互聯網+”大賽省級銅獎2項、校級獎13項;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國家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國家二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能源化工創新創業大賽國家三等獎1項;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國家二等獎1項。  

              2018年,我院團委榮獲“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志愿服務項目首次獲得中國青年志愿服務大賽全國銀獎;社會實踐團隊獲得“省級優秀服務團隊”榮譽稱號。

              2019年1月 陜西省天然產物穩定同位素組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獲批陜西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2019年1月 第七屆國際生物圈穩定同位素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2019年2月 馬忠雷副教授在《NanoScale》發表的科研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2019年4月 張光華教授、李祥教授分別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賴小娟教授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019年4月 學院本科生考研升學率突破30%;

              2019年5月 陜西省應用化學年會在我校召開;

              2019年8月 我院入選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19年9月 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學學科是我校第二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是省屬高校第二個化學學科進入ESI前1%;

              2019年9月 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工程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化學驅機理及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專題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2019年9月 殷政副教授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發表的科研論文同時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

              2019年9月 第十一屆國際超臨界流體學術會議—超級綠色2019在我校召開;

              2019年9月 我院大學生獲全國化工設計競賽國家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及西北賽區三等獎1項;

              2019年10月 王舒婷、張楊分別獲得輔導員技能大賽校級二等獎、三等獎,同時入選2019年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個人;

              2019年11月 黃文歡在《Inorganic Chemistry》發表的科研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2019年11月 我院獲批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

              2019年12月 2016屆應用化學專業馬永杰獲得陜西省優秀博士論文;

              2019年12月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化學”同時獲批國家一流專業;





                  <div id="qm5wz"><label id="qm5wz"></label></div>

                      <em id="qm5wz"></em>
                      1. <div id="qm5wz"><ol id="qm5wz"></ol></div>
                        我的世界视频